血吸虫侵入人体内移行路线和寄生部位
尾蚴侵入皮肤时脱掉尾巴变成童虫,再进入血管,随血液循环在体内移行,先到达肺部,再到达肝脏,最后到过营养物质丰富的门静脉主干和肠系膜静脉血管内寄生。童虫第22天发育为成虫,雌虫第24天开始产卵。血吸虫吞噬红血球和血液中的营养物质,成虫在人体内最长可存活40多年。
血吸虫病对人体的损害
血吸虫雌虫不停地产卵,大量虫卵沉积在病人的直肠、结肠和阑尾炎的肠壁组织内,引起肠粘膜充血、水肿、坏死、严重者病人出现脓血便症状。另一部分虫卵随血流经门静脉进入肝脏的小血管内形成很多虫卵结节,引起小脓肿,堵塞血管,破坏血管壁,使肝脏肿大、肝脏纤维化进而肝硬化,导致门静脉血液循环受阻,产生门静脉高压,病人出现腹水和脾脏淤血肿大,食道静脉、胃静脉也会发生充血典张,严重的可造成上消化道静脉血管破裂,病人出现大呕血,甚至死亡。
哺乳动物也可感染血吸虫病
牛、羊、马、骡、驴、猪、狗、猫、免、鼠(东方田鼠即俗称的湖鼠除外)、獐、狐、豹等多种哺乳类动物接触疫水后。不受皮肤厚薄或部位的影响,尾蚴均可钻入其皮肤,并在其体内发育为成虫产卵。黄牛和羊感染血吸虫病症状较明显,拉稀便或血便,消瘦,甚至死亡。水牛、牲猪感染后的症状较轻,容易被忽视。牛感染血吸虫与年龄有关,3岁以下感染率最高。
钉螺是血吸虫的中间宿主
钉螺是血吸虫毛蚴入侵,并在其体内进行无性繁殖的宿主,称为中间宿主。钉螺是很小的螺蛳,外形很像螺丝钉,所以人们叫它钉螺。它的长度一般为1厘米左右。宽度不超过4毫米,有一个小盖封闭着螺壳的口。一种钉螺壳表面有凸起的纵向条纹,叫做肋,这种有肋的钉螺叫肋壳钉螺,一般分布在湖沼区,螺壳为褐色或灰褐色;另一种没有肋的钉螺叫光壳钉螺,一般分布在山丘区,螺壳为暗褐色或黄褐色,比肋壳钉螺略小。
湖沼区钉螺孳生环境
钉螺是水陆两栖的水螺类,多孳生在冬陆夏水、土质肥沃、杂草丛生、水流缓慢的自然环境中。在湖区垸外,湖草洲芦苇洲、柳林地带等均适宜钉螺孳生。地势低且全年水淹8个月以上的地带,以及地势高的坡岸(防汛水位淹不到)一般无钉螺孳生。在湖区垸内,钉螺主要分布在内湖边、沟渠、洼地等有草地带,以及地势较低的苎麻地、棉地、竹林地、桔园等处。
山丘区钉螺孳生环境
山丘区钉螺孳生在沟渠、池塘、河溪和渗水坡等处。其环境特点是:地面常年潮湿,杂草丛生或有石块缝隙遮蔽,水位经常波动,水流缓慢,山丘区钉螺孳生地较分散。
平原水网区钉螺孳生环境
平原水网区主要是指长江三角洲一带,这里河沟纵横、密如蛛网、地面潮温、杂草丛生、水位波动、水流缓慢,最适合钉螺孳生。
钉蚴和繁殖季节和寿命
炎热的夏天或严寒的冬天,钉螺躲在草下或泥土裂缝中,春季钉螺在潮湿的泥土表面产卵,湖区钉螺产卵从3月中旬开始,4月份是高峰期。卵产出后包裹上一层泥皮,象个很小的泥球,约半粒芝麻大小。幼螺最早在4月下旬孵出。5月份则是高峰。春季湖区第一次涨水时(5-6月),幼螺大批孵出。孵出的幼螺约经三个月可长成成螺,即到7月中旬时已发育为成螺。钉螺的寿命多数只有1年。到第二年7月份成螺大批死亡,少数据钉螺可活三年以上。